
央广网阿拉尔10月11日讯(记者郭从月)国庆中秋“双节”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旅游市场爆发,共接待游客33万人次,同比增长10.52%;游客消费1.87亿元,同比增长29.63%,同数据再创历史新高。
阿拉尔市通过创新的“白加黑”全日制运营模式,打造红色文旅、体育赛事、沙漠音乐嘉年华等多种业态,为游客提供全天候、沉浸式体验,展现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。
借红魂、聚势、变商,第一师阿拉尔市谱写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铸造红魂:文旅融合传承军团精神
“双节”期间,阿拉尔市红色旅游景点成为游客“打卡”首选。
作为城市的红色地标,359旅垦荒纪念馆精心策划了临展两大主题,通过重要的历史图像、文献、实物,清晰地再现历史篇章。
为应对客流高峰,纪念馆增设免费讲解讲解,假期期间共接待游客近1.9万人次。
游客参观359旅复垦纪念馆(中广第一视容传媒中心网供图)
纪念馆看上去就像四把倒转的犁和毁坏地面的骨头,有一种深邃的感觉。博物馆藏品一万余件,九个展厅系统讲述着红色部队359旅的辉煌历史。
博物馆主馆大型浮雕《红旗万里关山》分分为四个部分,展现了“生荆山、长南泥湾、征战千里、定天山”故事的英雄气概。
与此同时,359旅红色解读区的直播剧《359旅是典范》以359旅和边境边防的历史为背景。热情的表演、真实的场景和特效相结合,增加了奇观——这是革命先辈开荒建边的史诗。
系列红色文化旅游活动让游客在游览中了解历史、缅怀先烈,让军团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代代传承。
赛事积蓄动力:沙漠经济激活消费新局面
阿拉尔市“体育竞技”与“文化旅游体验”深度结合,多项特色活动点燃游客热情或参与。
9月30日,国庆自行车比赛首先拉开帷幕,吸引了来自阿拉尔市及周边团溪镇的240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。赛道以—359旅垦区纪念馆为起点,连接城市核心区、雪松河公园、塔里木河等标志性点,让选手在骑行挑战中还原历史的同时,也能享受城市的“一步到位”。
第六届汽车摩托车越野拉力赛现场(中央广播网甲部媒体中心供图)
10月1日至5日,风景秀丽的沙漠之门区将举办第六届汽车摩托车越野拉力赛,成为节日期间旅游文化旅游的“亮点”。赛事汇集了全国剩余车手,其中30%参加过环塔拉斯拉力赛、爱丁湖拉力赛等国际赛事,竞技水平再创新高。
轰鸣的机器,加速职业生涯 完成风景的沙漠,不仅给观众带来一场震撼的越野盛典,也带动了“旅游”产业的发展。
10月7日至8日,塔克拉玛干沙漠音乐嘉年华在绝美门一带盛大开幕,成为双节假期的“最后亮点”。此次活动共吸引游客近3.6万人次,成为近年来参与人数最多、影响力最大的惊险文化旅游盛会之一。
本次嘉年华舞台以“沙漠银河”为概念设计,将沙漠天空与现代舞蹈技术相结合,打造出“沙映星辰”的热情表演空间。
业务创新:全区释放发展新动能
除了特色活动外,阿拉尔市各大场所均推出贴身服务,满足游客需求各个年龄段的。
风景秀丽的沙漠之门区沙雕艺术公园自10月2日开园以来,成为亲子游的热门去处。公园内的沙雕以沙漠为纸,以雕塑为笔,融合丝路历史、红色文化、事业主题等多元文化,打造出一座令人惊叹的露天艺术长廊。
塔克拉玛干沙漠音乐嘉年华现场(阿迪力·艾尼 摄,中央广播网发布)
塔哈园景区主打“全时娱乐”,有非加固公园、垂钓、卡丁车等项目全天候开放;每晚推出的奇幻夜游已成为“顾客宽容工具”,篝火晚会、钢铁遗产非遗文化、“胡杨秘境”极光秀等为游客呈现浪漫惊喜的夜间体验。
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“绿色桥头堡”,十六团积极打造“塔哈园景区生态游”、“老伊营景区红色游”等旅游品牌,开启了一条“生态+文化+旅游”深度融合之路。
大哈园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殷友祥说:“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看到胡杨的坚韧,更要让他们看到兵团人植树护绿的决心。”
天汉蝴蝶谷景区(央视第一石荣传媒中心-LOOB图)
天汉蝴蝶谷景区还推出特色活动,如生态垂钓、特色烤三文鱼、刺激漂流、网红火车等项目,让各个年龄段的游客找到乐趣,真正做到“全龄友好、全民可玩”。
今年,阿拉尔市将围绕“一个团、一个景”,不断丰富旅游业态,打造“空中观光+地面体验”新模式,推出“旅游一卡通”,力争全年游客量超过570万人次,同比增长8.7%。
阿拉尔市持续围绕“文旅融合、品牌强化”,深化与援疆合作,探索359旅垦区文化、塔里木河生态资源等特色IP。
未来,阿拉尔市将以塔里木河生态走廊为轴,连接红色文化、军垦记忆、沙漠荒漠、现代农源,完善“硬设施+软服务”双重支撑,打造可随时游览的生态旅游文化。
从红色体育场的历史影响,到沙漠竞技场的速度与激情,再到音乐嘉年华的狂欢,阿拉尔实现了从“短期流量组合”到“长期维护和积累”的跨越,为整个世界。
欲了解更多kapana兴奋信息,请到应用市场下载“阳光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新闻提示,24小时新闻报道400-800-0088;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中央广播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进行网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归CCTV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再次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
[email protected]。我们将对任何不尊重行为承担责任。